京陶坊座落在天水聯彩店的後方,玻璃櫥窗展示著各種形狀不一的小陶杯,店面是米白色的、有冷氣,空間不大但四面都放了展示櫃,展示櫃上擺滿了陶杯、陶瓷花瓶、陶罐等等。老闆娘方姐坐在後桌子泡茶,茶具、茶葉、爐子都在伸手可及之處,有空時她就在店裡泡茶。
方姐以前在美國學習油畫,返台後曾任教職,再一次進修的機會接觸了陶藝,沒想到一頭栽進也已經八九年。由平面創作轉立體造型本來就會有段掙扎期,而製陶更有層層關卡,沒有耐心的人真的耐不住。
製陶的第一關是選土,不同土的特性會影響到後續捏陶、燒陶的技法,選好陶土之後就是捏土、塑形、修胚,形狀完成後放置陰乾,視作品大小陰乾的過程可能由三天到三個月不等,陰乾後可以在可以在陶器的表面做雕刻裝飾,造型確認後即可進行第一次的素燒,素燒後的胚體再施釉,施釉後才是最後一次的窯燒。這一系列的動作中每個環節都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一開始陶土無法塑形、燒破、燒壞等等的情況大有所在,光是釉料的配方方姐就花了六七年的時間研究。
「我朋友問我說為什麼要選擇陶,失敗率那麼高。」方姐說:「一方面是先生鼓勵我接觸中華文化傳統的東西,另一方面是感覺時間流逝很快。我四十五歲接觸陶,我這個年紀的人,難免經歷家中父母生病、走了,我那時對時間真的恐慌。」
或許是因為重新接觸藝術的踏實感,和每次捏陶、燒窯等待的過程,製陶讓方姐找到內心的平靜。方姐說她早些年時也是忙於照顧小孩和工作,曾經也覺得單純的藝術創作已經離自己很遠了,雖然也喜歡教書,但內心又常常懷疑自己是不是適合這樣的生活,隨著年紀越長看見了家人的生老病死,突然發現時間是飛快的,年輕時為了生活只能暫時忘記的藝術創作,在中年時那份蟄伏已久的熱情又被喚醒。
製陶過程中等待之必要,就是方姐和藝術重逢的寫照。製陶過程中充滿了不確定性,即使用同樣的材料、捏成一樣的形狀且同時進行窯燒的陶器,長相也不盡相同,有些意外剛好成了藝術家喜愛的型態、有些則不然,對方姐而言,一次燒十個杯子,當中有一個是自己滿意的就滿足了,更何況外面有各形各色的人,每一個杯都有可能找到喜歡它的主人。
方姐說燒陶是生活修行,生活裡即使自以為掌握了時間、溫度,總是會有變數,與其強求樣樣要達到自己心中的完美,不如接納那些脆弱和變形。「以前我喜歡白色的瓷器,我現在也還是喜歡,但是這幾年來越來越喜歡這些不規則的、烏漆媽黑的陶器。」方姐說,潔白的陶瓷幾乎沒有人會討厭,但是斑點滿滿的天目陶杯、表面粗糙的柴燒杯、或不起眼的被燒壞的杯子卻是更貼近人世的樣貌。
時間的單位可能是一個小時、一分鐘、一秒鐘,也可能是等一壺水開、等一片茶葉伸展、等一件作品完成,時間亦慢亦快,方姐坦言面臨現實生活時,要堅持藝術創作並不是容易的事,但她鼓勵抱有同樣夢想的人,不要畏懼等待,只要過程中依舊保有對藝術的渴望,在適當的時機一切就有可能開花結果,但我想若最後始終不如人意,至少還保有一份寄託,人類的生活似乎總是離不開找一個寄託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