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31

西市場:京陶坊 重逢有時




京陶坊座落在天水聯彩店的後方,玻璃櫥窗展示著各種形狀不一的小陶杯,店面是米白色的、有冷氣,空間不大但四面都放了展示櫃,展示櫃上擺滿了陶杯、陶瓷花瓶、陶罐等等。老闆娘方姐坐在後桌子泡茶,茶具、茶葉、爐子都在伸手可及之處,有空時她就在店裡泡茶。

方姐以前在美國學習油畫,返台後曾任教職,再一次進修的機會接觸了陶藝,沒想到一頭栽進也已經八九年。由平面創作轉立體造型本來就會有段掙扎期,而製陶更有層層關卡,沒有耐心的人真的耐不住。

製陶的第一關是選土,不同土的特性會影響到後續捏陶、燒陶的技法,選好陶土之後就是捏土、塑形、修胚,形狀完成後放置陰乾,視作品大小陰乾的過程可能由三天到三個月不等,陰乾後可以在可以在陶器的表面做雕刻裝飾,造型確認後即可進行第一次的素燒,素燒後的胚體再施釉,施釉後才是最後一次的窯燒。這一系列的動作中每個環節都需要時間和經驗累積,一開始陶土無法塑形、燒破、燒壞等等的情況大有所在,光是釉料的配方方姐就花了六七年的時間研究。

2016-12-19

西市場:誠舖 我們的朋友愣子


在公司裡總是會有一位同事特別熱心,他/她會帶著新進同事認識環境、張羅慶生派對、揪辦公室團購等等,對我來說愣子就是那樣的人。愣子出身台南眷村,爸爸是江西人,她身材頗高、黑亮短髮、有兩道向上挑的黑眉毛,你向她說心裡話時,她的眉毛會糾結在一起,非常認真地聽,這樣的愣子在大菜市開了一間誠舖,賣的都是愣子辛辛苦苦把關的良心產品,最得意的椒麻花生醬、玉荷包蜜、麻油香皂、花生油、七十歲黑糖等等,文青風格的毛筆提字加上趣味的標題,誠舖的產品面子、裡子都兼顧。

2016-12-11

西市場:ABC美式燒烤車 回到初衷

圖:1/2藝術蝦 文:Afra

ABC火烤漢堡的是由Celia和Eason這對年輕夫妻經營。第一次吃到ABC的漢堡時,Celia已經懷胎九個月,她是那種講起話來不會給人壓力的女生,即使初次見面也覺得很親切。而採訪ABC漢堡的這個週六,Celia已經做完月子,她恢復的很好,身手也矯健如往,臉上沒有一絲疲態,熱切的招呼我們,Eason在廚房內教工讀生煎肉,另一位工讀生則忙著上菜。

這是他們搬到西市場店面的第一個週末,在這之前ABC漢堡是在西市場和淺草廣場中的空地擺攤,Eason用一台拖車做行動廚房,擺幾張桌椅、拉了一些LED燈條,空地也變成很有風情的用餐地點。餐車創業已經由美國蔓延到亞洲的許多大城市,一些年輕廚師不想加入大型餐飲集團,但又沒有足夠的資金租店面,看中餐車相對便宜、移動性又高,可以在寸土寸金的城市卡位的優點,許多年輕廚師選擇以餐車的形式創業,不過餐車的缺點就是容易受到天氣營響,太熱或下雨時可能根本沒有客人願意上門。台灣法律還不允許內建廚房的餐車上路,ABC火烤漢堡之前的拖車也只能在廣場內使用,而且今年夏天台灣多颱風,他們被迫停業了好幾的週末。現在ABC火烤漢堡的店面雖然不大,老闆娘還是很感激的說:「真是太好了,有一個遮風避雨的地方。」點了漢堡和一杯碳酸飲料,愛迪生工業的皮箱喇叭裡播著美式流行歌曲,昏黃又溫暖的燈光讓人有種在濱海城市度假的錯覺。

2016-12-09

西市場:京都奈口金包 從市集開始發光


端午過後的第二週,天氣依舊是電鍋式的悶熱,我們抵達京都奈口金包時,立刻被店內垂掛的和服腰帶、充滿日本風情的口金包吸引,老闆陳正文正準備將門口紅色立傘收進店鋪中,黑色的T-shirt上有深色的汗漬,後來才知道原來他剛帶小孩去戶外踢球。

在西市場中那枝巨大的紅色立傘是「京都奈口金包」的招牌。店名中的「奈」字其實是取自於東京神奈川,也是老闆夫婦在日本工作時居住的地方,而店名中有「京都」則是因為京都盛產和服和口金包。老闆夫妻在日本時就很喜歡逛市場收購和服老件,除了做足功課外,也會主動和市場老闆攀談,了解和服文化和織法,只是老闆夫妻在日本有穩定的工作,收購和服腰帶不過是興趣,壓根沒想過有一天會以此創業。

2016-12-04

西市場:江水號 不變應萬變

圖:1/2藝術蝦 文:Afra

江水號隱身在大菜市已經八十五年,換而言之已經快是一間百年老店,我甚至認識一家人從奶奶輩到孫子輩,一家都是江水號的死忠粉絲。採訪西市場的過程中我深刻體驗到,城市的記憶往往是由一些看似微小的事物串聯而成,說江水號是記憶這張大網中重要的節點似乎也不為過。

2016-12-01

西市場:Give Me Five冰果坊 生活的謙卑與順從

圖:1/2藝術蝦 文:Afra

Give Me Five冰果坊賣果汁、碳烤甜不辣、碳烤黑輪、烤米血,果汁攤在左邊、烤爐在右邊,中間有一台卡拉OK機,店裡的牆面貼滿了各種小語錄、禪語、網路上印下來的照片,僅剩的一些空白的地方也都被客人的留言佔滿,非常有老闆幽默、健談的風格。

阿伯老闆今年六十五歲,本名賴勇伯,總是自稱阿伯(發音:阿北),阿伯老闆是嘉義水上人,因為不想繼承家業務農,當兵退伍以後就學做生意,賣起賣虱目魚湯、肉燥飯。婚後與太太遷居台南,在台南大學(台南師範學院)附近的人行道上擺攤賣剉冰,有些學生建議阿伯老闆也賣一些能填飽肚子的熱食,所以冰店的菜單上開始出現關東煮、黑輪、米血這些品項。人行道非合法營業空間,為求長遠的發展,阿伯老闆租下長榮路的店面,這就是成大學生都耳熟能詳的「阿伯冰店」,在全盛時期阿伯冰店有七十幾個員工輪班,但是後來因為他和太太身體欠安,才將店面盤給其他人,長榮路的店名也由「阿伯冰店」改為現在的「阿強冰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