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2-24

運動之路 PT03: 為什麼請健身教練以及教練課心得

放這張照片,因為這張照片是我第一次在IG上貼的健身照


那時團課教練語重心長得跟我說身體真的要及早保養,如果能早點開始訓練的話,現在的肌力和體力都會不一樣了,很多人可能會覺得是推銷的話術,不過那位教練其實在那時已經向健身房提了辭呈,雖然許多健身房風評很差,但是世界上也真認真的好教練。

總之,他的那番話真的讓我很認真的思考,自己雖然用一種低金錢成本的方式投注在健康身上,但投入的時間成本也很多,而我對成效並不滿意。我並不是追求一定要很瘦,但我希望而是更有餘力去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這些目標在我自己上網找資源或自我摸索了一陣子後,完成的程度真的很差強人意。

所以後來我報名了一對一的健身教練課,目標是加強肌力(因為我希望去旅行時可以幫的起很重的行李),結束了36堂課之後的一年,因為開始打籃球,也接觸了拳擊,因此又第二次請了教練加強爆發力和身體的協調。這兩次的教練是在不同的健身房,風格也很不一樣。



教練課起手式


教練課的第一步不外乎都是測量學生的身體狀況,通常會以試聽或檢測的名義進行,不會算在正式的堂數內。以我第一次請私人教練的經驗來說,第一次測試的項目就心肺(跑跑步機)、柔軟度、肌耐力那些。

第二次請教練時,他們的健身房測了很多跟身體活動度有關的項目,測驗項目比較細,也會記錄你身體各部分的機能狀態。雖然它廣告打著付費體能檢測名號,不過體測之後就感受到對方降硬的態勢(直接拿單子要簽約),關於這種推銷手法,我有點介意這點,不過後來遇到的教練還不錯,也算種幸運吧。


健身教練課是不是必要的?


要不要請教練,我覺得最需要考量的是自己的目標和時間資源,如果總覺得不得要領、或停滯不前,有專業的人帶領會是很好的進步方式。但如果只是想要有動力或試試看,那還是不要的好,因為教練課實在太貴了(以台灣南部來說一堂大約要NTD1200-1500之間)。

我覺得教練課幫助我的部分:


姿勢的矯正

在前面的文章中有提到,我協調性並不是很好,而且又長期姿勢不良,有些負重的角度和姿勢很容易歪掉,教練可以在旁邊觀測真的幫助很多。通常教練也可以透過觀察動作和詢問你身體的感受,提出很精闢的矯正方式。

有時候矯正的方式並不止於當下調整身體的姿勢,也包含透過放鬆、肌肉運用的練習,比方說我拱腰的問題,就綜合了物理治療、調整負重姿勢、練習棒式和背部貼牆逐漸矯正的。


圖片來源: Squat University 拱腰太嚴重又背負大重量容易造成腰傷


安排合理的練習課表

你可以感受到自己的進步嗎?身為協調性不好的人來說,有時我真的很難拿捏什麼時候我可以在往上一個重量或整加長我運動的時間,當然一些人是對自己太好,所以訓練份量總是不夠。教練會記錄學生每個動作的組數和負荷的狀態,因此可以比較容易判斷可以挑戰下一個重量的時機,而且也有督促的作用(雖然有時候很煩)。

按照健身目標給你更好的健身計畫

有些人追求長滿肌肉、有些人是希望提升運動表現,雖然通常這些目標都是互相關連的,但是訓練的方法上會有點不同。我第二次請教練的目標是希望改善運動表現,所以特別著重爆發力和協調,在課表上就比較少機械器材,而是自由重量搭配群身循環的運動,上了一個多月的課程,明顯感覺揮拳的速度改善許多,另外上肢力量也變大了,我覺得如果是自己摸索的話,可能沒有辦法這麼快達到成效。

飲食和其他健身資訊

我並不是以減重為目標健身的,所以教練並沒有監控我的飲食,但即便不以瘦身為主要目標的我,第一位教練還是給我很多飲食上的建議。如果是以減重為目標,也可以把菜單和吃的食物拍下來,傳給教練看,我個人覺得這個是自我監督和羞恥心的意味比較大。

陪伴感

如果你覺得沒有關心、沒有目光、沒有人一起起鬨的健身很空虛的話,那其實很正常。我覺得健身就像任何運動一樣,總是有人一起會比較好玩,雖然教練存在通常是為了透過折磨學生提升學生的表現(一點都不好玩!),但是知道有人跟你一起並且在乎你的進步,真的會讓整個健身的體驗很不一樣。

至於私人健身教練的缺點...

大部分還是跟遇到的教練有關,雖然我只請過兩位私人教練,但也上過不少團課,有些教練真的超怕學員受傷,動作教的比較簡單甚至放任學員亂做,有些教練經驗不足,可能就無法一眼診斷出姿勢不良的原因。

學員如果能在課程開始前表達自己的程度、健身目標也會幫助教練排課(健身目標如:減脂、增肌、訓練反應力、協調力等等),也可以告訴教練自己理想身材的參照對象,一起討論健身目標。

先與教練溝通好自己曾經有的舊傷,或是在運動上有的心理壓力也很重要。就像學游泳一樣,有些人有溺水經驗,在教學的時候就會比一般人更需克服心理的壓力。我曾經很離奇的在引體向上的時候扭到脖子,一旦遇到要跳起來引體向上時,就會肩膀瞬間變超緊,這種症頭也都會先跟教練說,以免一直重蹈覆轍,身體的慣性是很強烈的,一旦有受過傷或不愉快的記憶,運動時就容易有習慣性的扭傷。

以上就是一些心得分享,我覺得在健身這個旅程上我真的還很嫩(雖然年紀不嫩),但是總很想把個過程記錄下來,希望可以跟猶豫要不要請教練課、或是希望透過免費資源學習健身的人分享。

文章開頭提到那位很好的教練,他那時說他會離開市區自己創業,不過也沒留下其他資訊,希望他現在一切都很順利,很感謝他當時的建議。體能、健康是獨立自主生活的根基,很幸運能養成這樣的習慣。

運動成效

我記得在第一堂課的時候,教練就問我健身目標,我說希望是希望力氣變大,他刷刷刷的在小本本上寫下來了,接著就給我一個下馬威:「你應該知道,健身的成效有一部分也是建立在天生的體質上吧?」

他接著舉例筋肉媽媽和一些漂亮的女星,有些女星可能從來不曾很認真的訓練,但她們的骨架、天生的肌肉比例等等就是很漂亮,能像筋肉媽媽那樣產後大逆襲的人也不多。

當下我感覺有點複雜,畢竟剛繳出一大筆學費,就立刻戳破了一些夢想,不過教練說的確實是實話,我再怎麼練習也不可能抽換基因,所以雖然泡泡被戳泡,但完全被教練說服,先有這樣的認知,或許在健身的途中也比較不會灰心或被打擊。

與其身體的改變,我最有感的健身成效還是能自己的心理狀態的改變,生活也因為健身跟朋友有更多話題,能嘗試的戶外活動也變多了。身體的樣子很大部分是基因控制的,但是要不要持續練習、和自己身體的能力被發揮到多少,卻是可以自己選擇的。

我一直是很沒有自信的人,覺得自己做什麼都會失敗、什麼都做不好,這輩子幾乎沒有「我成功了」這樣的感覺,我深深體認到,如果心中對成功沒有一個想像,在過程中放棄、沮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但健身訓練真的是有付出就有回饋的事,持續鍛鍊重量可以慢慢疊上去,有時覺得已經到極限了,但是總是可以透過其他的運動找到激勵。

離開健身房,能夠背得起旅行的行李、能夠順利的攀上一座山、能夠在水裡游上一公里,這些可能很多人不覺得有什麼,但是在那些成就解鎖的瞬間,真的可以找到對自己的一點點肯定。

老實說我不太喜歡一些教練或trainner指著學員的鼻子說:「你就是因為怎樣怎樣,所以怎樣怎樣,怎樣怎樣做就好啦。」因為除了當事人,不會有人知道學員內心的想法和大家經歷過什麼,我希望我寫這些也不要讓人誤會有說教的意味,只是如果願意的話,可以試試看把運動目標轉換到自己可以控制的東西。


同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