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1

Move On Man vs 美齡之死


在26歲開端,和友人A討論了關於move on這件事情,很難用中文去描述這個狀態(就像總是無法很精準的說明 "in the middle of something")。我記得那時的的結論是所謂的move on就是決定原諒自己,並且與自己的創傷好好的共存下去,通常會半隨著感受和知識上增長。但是牽扯到一個問題,這樣的move on如果是被動的,是不是能夠算move on呢?被時間move on,可以列為這樣一個躍進的時刻嗎?

不知道為什麼,在隔了很一陣子的最近,又重新想起了這件事情。我所能想到最為被動的moved on,居然是宋美齡的死。

宋美齡死的時候,我們正在補習數學,她的死訊是在下課結束時,由老師宣布。當然不是那種「全體立正,偉大的領袖離我們而去」的那種宣布,而是更為輕鬆的:「宋美齡死了。」

全班一陣譁然,年輕的臉孔上有最真誠的驚訝和微薄到自己無法察覺的恐懼。
老師說我們對宋美齡的死的驚訝比宋美齡死的驚訝還要另她驚訝(原文)。

人老了身體會衰弱、衰弱的肉體容易生病、死亡,而那年宋美齡已經破百歲了,但是始終,這個歷史課本出現的女子會死亡這件事情,好像無法進入我們的腦波,我們花了很多時間去消化這個事實,並且把她的死亡納入我們的認知,納入整個常識、課本、考試的體系中。

好像是那個時刻,變成了我人生中最最被動的move on。雖然宋美齡沒有給我任何創傷(或者那種創傷過於間接久遠,而讓我誤以為那樣的創傷沒有在我身上)又一個那個年代的人死去,總好像意味著什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