顯示具有 腸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顯示具有 腸道 標籤的文章。 顯示所有文章

2020-08-01

好市多(Costco) VVeat 蔬食漢堡排 吃素補充蛋白質




補充蛋白質為什麼選素食/蔬食漢堡排?

在好市多看Wveat蔬食漢堡排就立刻購入了作為晚餐的主食。Wveat的蔬食漢堡排一盒10片,售價是399台幣,比美國廠牌Beyond meat便宜很多,實際吃起來味道也還不錯,有明顯的豆類的氣味,大概有點像乾燥黃豆的香味(我不排斥豆類的味道),口感不會過乾,吃完後也有一定的飽足感。

我大概已經維持去健身房的習慣3-4年了,但在飲食上面一直沒有特別控制,最近才開始想降低澱粉攝取量和稍微監控吃入的蛋白質,很多人已經宣傳過素食的好處(如馬克華博格最近便大力的推崇素食對健身者的優點),雖然主流的看法還是認為動物性蛋白質優於植物性蛋白質,但是我認天天吃大量的肉類、奶類,對自己的消化系統負擔有些大。

總之我不是素食者,但不想攝取過多肉類,所以在蛋白質和取代澱粉的主食上,會希望葷食和素食交替,所以才選擇素食漢堡排(蔬食漢堡排)、天貝、豆漿、豆腐甚至蕃薯(澱粉但高纖)最為主食,雖然沒有精準的測量,但是因為減少澱粉攝入的關係,好像有少一些脂肪,感覺身體也比較結實了。

2020-05-04

雲林 古坑大埔社區 意外充滿美食的社區中心



前情提要:五一勞動節的時候我和W衝了石夢谷,我們是由南往北前行,Google地圖帶我們從雲林東側進入嘉義,再經由149甲縣道,經過豐山鄉進入的石夢谷的入口,上路才想到腳程5-6小時的健行,居然沒帶糧食,周遭已經是山區了,為了怕買不到糧食,經過日盛點心的招牌時立刻下車採購。停車之後才發現這裏同時也是古坑大埔社區中心的集會場所,所以兩人逗留了一陣子。

2019-07-07

20190626 Viljandi午餐:Roheline Maja有機餐廳




雖然我不是美食專家在外旅行時也很少講究一定要吃什麼,但今天的午餐真的讓我覺得,有做功課真的比較不會吃虧,

這次用餐的地點是「Roheline Maja」,標榜使用當地的材料,烘焙類的食物也都是當日烘焙的。不過這間餐廳只有愛沙尼亞語的菜單,原本已經打開Google翻譯app,但沒想道菜單都是草寫,正很悲壯的要開始一的字一個字輸入時,一位很可愛的紅髮服務生跑了過來,很用心的幫我翻譯。

最後我點了煙燻鮭魚沙拉米飯、例湯和一塊巧克力藍莓蛋糕。店裡擠滿了當地人,今天天氣很冷,例湯非常的受歡迎,今天的例湯是咖哩馬鈴薯湯,西餐的湯很容易給我一種,只是把醬汁稀釋就稱做湯的感覺,但是久違的咖哩啊,喝到的時候還是很開心。 

2019-01-21

守護台灣豬肉之萬巒豬腳行和牛角灣溪煮奶茶



最近非洲豬瘟的疫情陷入緊繃的狀態,金門沿岸發現病死豬的訊息真的嚇死辦公室一票吃貨,這次行程就是由一群吃貨組成的守護台灣豬之萬巒豬腳行和牛角灣溪煮奶茶,因為充滿各種個人私心,所以真的沒有什麼安排行程的參考價值。


2016-12-19

西市場:誠舖 我們的朋友愣子


在公司裡總是會有一位同事特別熱心,他/她會帶著新進同事認識環境、張羅慶生派對、揪辦公室團購等等,對我來說愣子就是那樣的人。愣子出身台南眷村,爸爸是江西人,她身材頗高、黑亮短髮、有兩道向上挑的黑眉毛,你向她說心裡話時,她的眉毛會糾結在一起,非常認真地聽,這樣的愣子在大菜市開了一間誠舖,賣的都是愣子辛辛苦苦把關的良心產品,最得意的椒麻花生醬、玉荷包蜜、麻油香皂、花生油、七十歲黑糖等等,文青風格的毛筆提字加上趣味的標題,誠舖的產品面子、裡子都兼顧。

2016-11-03

西市場:泰山冰店 旅途星光


圖:1/2藝術蝦 文:Afra

在寫這篇文章時,泰山冰店的老闆已經決定退休。

泰山冰店的牆面上貼了許多老照片,照片裡有一位濃眉、秀氣的年輕男子站在同樣年輕的郭金發身邊,男子的笑容的弧度特別好看,他是泰山冰店老闆莊泰山先生,現在已經七十歲,頭髮白了,但是兩道眉毛還是相當濃密。泰山老闆父親年輕時就已經承租這個攤位,原本做的是飯桌生意,到泰山老闆時才開始作冰舖。

2016-10-30

西市場: 福榮小吃 阿瑞意麵 青出於藍


圖:1/2藝術蝦 文:afra

每晚七點,西市場的店家開始紛紛打烊,兩側的走道也暗了下來,巷尾的阿瑞意麵卻依舊人來人往。阿瑞老闆站在大鍋子前煮麵,阿瑞老闆的大嫂坐在角落包著餛飩,其餘幾位晚輩則忙著將熱騰騰的乾麵、湯麵端上桌。店裡白色磁磚在日光燈的照射下,發出青藍色的光澤,看起來有電影重慶森林中那連結城市人口的熟食攤,香港的熟食湯也罷,台南的麵攤也罷,大部分的城市記憶,都是靠著簡單而樸素的事物串連起來。

2016-09-26

西市場:大菜市鮮魚湯 媽媽的歲月

圖:1/2藝術蝦
老闆娘本人比畫像漂亮多了,代表藝術蝦致歉。

西市場的鮮魚湯店是很有媽媽味的魚湯,我指的不是調味上的媽媽味,而是指吃東西時放心的感覺。老闆如珊姐一家人在週末時會全家在店內用餐,用的是同一套鍋具、調味料和當日剩下的食材,如珊姐說自己家人不敢吃的、不會端上桌給客人,大概就是這句話讓人覺得格外安心。

除了魚湯外,來店裡必點的是綜合招牌飯,在白飯上蓋上一層鮭魚魚鬆,再淋蔭油和豬油,乍看之下似乎沒有特別之處,但吃起來米飯特別香Q。蔭油淡淡的鹹味,穿針引線般的帶出白米特有的甜。為了這碗飯,如珊姐找了三種不同的台灣米調和,醬汁的靈魂- 蔭油,也是來來回回試吃之後才選定的牌子。稍微淋上一些,讓蔭油與白米飯混合,與稍微蘸著用油煸過的鮭魚鬆一起入口,味道非常驚艷。店內除了固定菜單之外,也會視老闆的實驗精神準備各種小菜,這個是熟客才有的福利。

2016-09-18

西市場:杏本善 平衡的存在



杏本善由尼歐和Lily一同經營。尼歐的外公在民國五零年代就在西市場附近賣杏仁茶、紅茶、菊花茶,尼歐原本可以大打古早味牌,但他卻連忙否認:「這不是古早味。」

「民國五零年代正是食品香精開始盛行的時候。」尼歐說:「沒有加香精的飲料味道不濃,根本賣不出去,所以很多人記憶裡的古早味其實都是香精味。」杏本善正如其名,希望可以做出「本善」的飲料,店內有機紅玉紅茶是由老闆向魚池鄉的茶農直接收購,為的是更直接走入茶園,瞭解茶葉種植和烘焙的過程。杏仁則是向信賴的店家採買手工脫殼的杏仁,研磨之後加入米漿製成杏仁茶、或加入紅茶中調味成為店內招牌「紅杏初嘗」。尼歐解釋,早期杏仁茶是農家補充體力的點心,甚至可以做為一頓正餐,所以杏仁真實的香味其實不是那麼粉味的,磨成茶後喝起來其實也不該那麼的甜膩。

老闆請客人試喝時使用的是柴燒杯,店內也收集了很多柴燒的瓷器,據說可以襯托出紅玉茶款的香氣。去年我們家買了第一罐紅玉紅茶葉,喜歡茶湯晶瑩圓潤的顏色,也喜歡紅玉紅茶勾著舌頭的甘味,但是在店內喝確實又更好喝了一些,或許真的是使用的器具不同?打聽之下才知道這些柴燒的瓷器也不便宜,一只小小的杯子就要價兩千多元。尼歐一直調侃自己個性就是不好相處,所以開一間店只求可以好好的過自己生活,用這麼昂貴的杯無關生意或噱頭,而是老闆選擇的生活風格,杏本善也就自然而然地成為這樣的杏本善。

2016-09-04

西市場:香香老師私房菜 與媽媽的圓夢計畫

圖:1/2藝術蝦

香香老師私房菜配合菜市場的作息僅做午餐時段的生意,固定的菜單是銷魂古早味飯(主菜有豬腳和辣子雞丁可以選擇)、白菜滷、滷蛋、醬香豆腐,店內也會依不同季節推出出隱藏版菜單,除了店面外,香香老師的蒜片、焦糖芋頭和洋芋片也都是網路團購的人氣零嘴。

走進香香老師私房菜的店面裡,老式的紅磚灶上有兩個爐鍋噗噗作響,冒出一陣陣無形的熱氣,小老闆天行滿頭大汗的站在灶前看守爐火,灶後方的牆面上有一幅由電影海報畫師顏振發繪製的畫像,而畫像中有著杏仁眼和美麗笑容就是老闆娘香香老師。

2016-08-28

西市場: 鄭記土魠魚羹

圖:1/2藝術蝦


鄭記土魠魚羹也是在西市場傳承三代的老店家了,現在由鄭家哥哥、弟弟、妹妹一起經營。一開始說要訪問他們的時候,老闆很靦腆的說:「我們不常做這種活動耶。」邊說手也沒停下來的不停攪拌著那鍋勾芡的棕色湯汁。盛夏的傍晚溫度還有三十度以上,在流理台附近更感受到陣陣的熱氣,炸物特有的香味還飄散在空中,大白鐵勺碰撞鐵鍋的聲音讓人對吃這件事更加投入,仿佛整個攤子就是一個五感小劇場。

店內賣的土魠魚羹麵、米粉、土魠魚塊、土魠魚卵,一份都是五十元,相較於外面的價格真的實惠很多。老實說我一直沒有很愛羹麵的菜餚,羹麵烹調容易下手太重,一下子過濃稠、一下子太甜、又容易有人壞事加太多醋,簡而言直就是一道很難恰到好處的菜。第二來訪時點了一碗土魠魚米粉上來試試看,高麗菜熬的湯頭不會過於濃稠,有種淡淡的台南甜,不太需要加醋調味,只是簡單灑上香菜和油蔥。土魠魚的粉裹的薄幾乎可以看到底下粉白粉白的魚肉,當然麵衣泡著羹湯酥脆香甜的味道也是很棒的,兩人一碗分著當作下午茶吃,大約十分鐘連湯帶料的掃光了,另外我們也點了一份炸魚卵,一盤份量不多,油炸後的魚卵乾乾、酥酥的慢慢咀嚼著味道非常香。

2016-08-04

西市場 盛 牛肉湯:簡單中的不簡單


盛牛肉湯攤位原本是老字號川記芋粿,芋粿製程繁複需要大量勞力,老夫婦年老無法負荷,最後選擇退休,半年多前阿盛老闆在鳳梨老闆的介紹下承租下這個攤位,選擇進軍已經在台南已充滿強勁對手的牛肉湯市場。阿盛老闆臉頰圓潤,戴著草帽、穿著五分的抽鬚牛仔褲,是一位傳聞中連去火鍋吃到飽都可以把別人湯底熬成牛肉湯的男子。


2015-09-20

彩虹大地素食 I 胡小姐



我們家有陣子常到彩虹大地用餐,彩虹大地賣的是素食料理,素滷味、素燒意麵、素包子、素燴飯、素火鍋等等,平均價位都在一百元以下,也有販售各種素食方便包、生水餃、生包子等等。我們家常去的那一陣子,我最常點的是肉骨茶麵、麻辣火鍋。

彩虹大地的招牌是橘色的、室內牆是橘色的,光是進到餐廳裡就有一種深陷火窟的火熱感。第一次在彩虹大地用餐時,負責料理的是一名男子,可能是因為剛開始營業不久,自己都搞不清楚自己到底備了多少料,我媽素玲三番兩次點不到東西以後就翻臉了,在店裡痛罵那個位倒楣的男店員。後來幾次去男店員不見了,負責櫃檯的是兩位中年女子,兩位中年女子手腳很快,內場外場合作無間。

然後今年初,店裡剩一位阿姨看店,我們吃完晚餐要離開餐廳的時候,阿姨叫住我們,告訴我們店要收了,老闆娘想做別的生意。"你們常來,所以我認得,先跟你們講一下,不要下次撲空。"阿姨也沒有什麼不捨還是太多情緒,只是說老闆娘不做的話,她一個人也做不下去,又說盤讓的錢又太貴,實在頂不下來,素玲聽了直嘆可惜,好的素食餐廳不多,阿姨聽到便熱情地留下素玲的電話,說如果有到別的餐廳服務的話會再打電話給她,素玲的電話超在一張很像廣告傳單紙的背面,紙上還有些油漬,臨走前問她名字她只說她姓胡。雖然到現在都還沒有接到胡小姐的電話,但那一句關店前的"你們常來,所以我認得"卻非常令人感動。

說手藝好當然是不差的,但是重要的是像這樣的小店價位合理、菜色多,每天吃也吃得起、吃不膩,就像平時不離不棄的好夥伴一般,真的讓素玲每到周末晚餐時分都想念起了起來。

2015-06-21

台南 中西區 張家烙餅


我媽從南商退休了一陣子了,以前她若下午有上課,回家時偶爾會帶幾張"張家烙餅"回來,有的時候我放學去學校等她下班,她也會給我零錢去買。

2015-02-01

台南 中西區 馬來峰巴生肉骨茶




我媽是素食主義者,所以我小時候對肉骨茶的印象就停留在味丹泡麵那種稀稀、略帶粉味的素肉骨茶泡麵的湯頭,所以一直沒有迷上這種味道,直到有機會吃了W從馬來西亞帶回來的肉骨茶,才驚為天人這樣的美味,不得不說,肉骨茶這個東西還是要加肉味道比較好啊。

發現巴生肉骨茶純屬偶然,W因為多次到新馬出差,儼然已經對那邊產生了點什麼感情,看到肉骨茶餐廳的時候興奮不已,原本要至阿浚師魯麵用午餐,立刻改變了心意。巴生肉骨茶店面並不華麗,裡面幾張塑膠桌椅,老闆就在旁邊熬湯,坐在店裡往外看對面的石精臼市場,確實也像是東南亞的風景。


2014-11-23

台南 中西區 郭家菜尾王: 也許很多事就是只有一次吧




菜尾湯我是吃過的。

小時候過年回外婆家,舅舅們都帶舅媽回娘家了,剩下外公、外婆要應付前幾天還沒來得及吃完的好料。外婆就把這些料用菜頭熬煮成為一鍋鮮味十足的湯,媽媽告訴我那就是菜尾湯,光榮碼頭外圍也有幾間賣菜尾湯的店,每次經過的時候都很好奇。

2014-10-04

台南 東區 老泰羊肉 East District, Tainan, Lao Tai Mutton

 


老泰羊肉店位在青年路平交道附近,每次經過的時候都是人潮滿滿,常常見到年輕的夫妻帶著孩子一起來吃飯,點幾份小炒、蛋捲、配上一碗湯、幾碗白飯,似乎像是在家裡吃飯一般。也常見一群人坐在騎樓下的座位,點炒幾盤羊肉,配著啤酒吃。

2014-09-21

舊烘爐生活學坊 肉骨茶party學做肉骨茶




記得之前跟大家提過藝術蝦在舊烘爐生活學坊開課嗎? 除了畫畫課外,九月份舊烘爐生活學坊也有很多課程可以選擇,這周六我就參加了肉骨茶課程,課程講師是之前經營木公工洋行的女主人善生,除了實作之外,來自馬來西亞的善生也講述了許多肉骨茶的歷史。

善生老師的華文有種很迷人的腔調,當天參加課程的也有原本定期參與木公洋行活動的人,一開始氣氛就很熱鬧。教室裡面擺了四張瓦斯爐,所有的材料也都洗淨,放在漂亮的白色餐盤上,雖然外面天氣炎熱,但是內卻有開放冷氣,相當舒適。當天還巧遇神力女超人阿幸和親切的小姿蓉。

以下就是當天上課的筆記和實作。

2014-09-20

台南 安平區 精一杯串燒: 意外的沒有喝啤酒!



禮拜五就是居酒屋之日,下班和和同事直奔安平的精一杯燒烤店,兩人意外的沒有點啤酒,只點了四、五道串烤,和兩碗烏龍麵。

2014-09-08

台南北區 漁人食堂: 介於家與外食之間


漁人食堂附近的雞蛋花樹

八月終於過去了,工作上做了很多新嘗試,但是因為整個專案需要自行腦補的部分過多、勞力活也多,八月底的時候已呈現人乾的狀態,於是邀約W去漁人食堂吃飯。漁人食堂是一間想要好好的、舒舒服服的吃一餐時,就會想要去光顧的店,吃完再去附近的公園散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