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12-04

西市場:江水號 不變應萬變

圖:1/2藝術蝦 文:Afra

江水號隱身在大菜市已經八十五年,換而言之已經快是一間百年老店,我甚至認識一家人從奶奶輩到孫子輩,一家都是江水號的死忠粉絲。採訪西市場的過程中我深刻體驗到,城市的記憶往往是由一些看似微小的事物串聯而成,說江水號是記憶這張大網中重要的節點似乎也不為過。


江水號由第一代老闆黃江水先生創立,據說家族成員大部分都從事跟冰品有關的行業,有人賣冰塊,有人賣水果,也有其他家族成員在賣剉冰。第二代老闆黃火木先生雖然已經交棒給兒子,但還是常在店裡幫忙。轉眼間第三代老闆黃東堯夫妻也已經接手店面二十年,二十年來經歷商圈的起起落落,但老闆做生意卻不曾馬虎過,每天早上六點起床,夫妻倆開始準備一天要使用的材料,糯米、糖水這些基本材料不說,花豆、芋頭、花生、綠豆這些配料都要熬上兩小時。江水號中午十一點開始營業,大多是晚上九點多才打烊,跟隔壁的福榮意麵一樣是市場夜間最後的燈塔。
我認為剉冰的美妙之處在於混搭,芋頭、鳳梨、紅豆還是米糕、紅豆、布丁,反正各種奇怪的組合都可以,充分展現台灣店家的彈性,採訪時遇到一位媽媽外帶,可見混搭的精髓:

「老闆,給我一份剉冰,我要紅豆、粉角、芋頭、杏仁、鳳梨,冰少一點哦,七分甜。在一份紅豆、花生、鳳梨、湯圓、不要粉角,一樣少冰七分甜。」
老闆精準的復述一次,媽媽滿意的點點頭,像是突然想到又問了一句:「老闆,七分甜你們做得出來嗎?要不然也可以不用七分甜啦,小孩子好像也都不怕太甜齁?」

光是用想像的實在很難體會那兩碗冰混搭的味道,聽說剉冰當中加點鳳梨可以中和甜味,但是我自己是剉冰界的保守派,怎麼點就是紅豆、芋泥,嘴饞時再加個粉角,江水號的紅豆泥、芋泥真的好吃,綿密充滿水分,豆子和芋頭的香氣也都完整的保留下來,淋上老闆熬的糖水,清甜透心涼,同樣的料做成冬天的甜湯也是很好的,加上由火木老闆親製的湯圓,長肥肉也要吃。另外江水號也有賣米糕粥,米糕粥在一般冰店比較少見,用糯米、龍眼乾熬煮,非常去濕、去寒。老闆說配料成分和製作方式是祖傳的,沒有變動過。

老闆原本從事建築業,在經濟不景氣的八零年代回到家中繼承家業,外人看覺得這樣的工作真的很辛苦,可是老闆說他從小做到大,早就習慣了,當時有經濟壓力,能夠回家裡幫忙,爸媽身體和心理上都會輕鬆很多。近年來文化局、觀光局都瞄準了台南的光觀資源,大力的宣傳,老闆在市場默默耕耘的身影開始出現在機場的廣告看板、報紙、電視節目,這或許也是當初轉換跑道時沒想過的吧。即使如此,老闆夫妻還是很謙虛的說:「有宣傳還是有差,但是市場裡這些年輕新店家也做了很多。」又再次反應了市場中世代共好的情誼。

我覺得老闆夫妻是一個很親切、害羞的人,每次到市場都可以看到老闆和老闆娘默默努力工作的身影,市場或許有起有落,現在的關注對這些老店是錦上添花,但是江水號歷代老闆總是認真的做好每一件事,這或許才是屹立不搖的秘訣。


冬季甜品何時上市?看江水號的臉書就知道
其他西市場系列文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