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9-08

絕對私塾:藝術家的一日廚房講座 - 那些關於我在哪裡、我是誰的故事


大寫出版 作者潘佳欣

「當一般小學生都可以輕易的說出梵谷、畢卡索時,為什麼卻講不出幾位台灣畫家的名字?」《藝術家的一日廚房》的作者潘佳欣老師,在書中和講座的開場都做了這個提問。

臺灣藝術史對我幾乎是全陌生領域,書中的知識量很足夠,便迫不及待地把書看完了,書很精彩,我在閱讀之後很感動,但是卻難以說明原因,無法說清楚自己到底與這些藝術家產生哪些共鳴和連結。說起來在書中其實也有解答了,只是閱讀時沒有抓到那些想法,直到參加由絕對私塾 ASA Salon講座聽到老師分享選材和搜集資料的艱辛過程,偶爾閃過的感動才更佳具體。寫下這份紀錄只是希望能夠在把講座之後的想法更條理出來。

為什麼不在乎台灣藝術史?這似乎也關係到台灣人對自己文化的自卑感,佳欣老師形容台灣經過多次文化撕裂,最終造成的茫然。台灣經歷了多次文化斷根,不管是個人或作為一個群體,尋找自我的路途異常艱辛,這似乎也說明了為什麼我們格外肯望肯定的目光,甚至不惜否定自己,只為了證明自己也可以「跟別人一樣好」。

雖然有點煽情,但在講座當下真的被觸動了,大概那個複雜時代下的質樸情感,大概是上一段提到的那種尋找自我認同的艱辛感,似乎得到了陪伴,並且看到在更早之前,那樣的路途就已經細緻的在進行。

統治者、強勢文化有意無意地塑造,台灣習慣被放在「正典」之外,而我們看待台灣藝術家時,也很難逃離這樣的眼光。坦白說在閱讀這本書之前,我完全不知道早在日治時期台灣就有那麼多厲害的藝術家,但選擇用「正典」的角度批判這些作品,無疑就像進了賭場卻和荷官、保全對幹到底一不切實際且沒必要。

在講座中帶了滿多作品的賞析,台灣本來就是一個移民社會,混合的特色呈現於藝術中,創作者用不同的創作手法,在地的生活經驗和自信,真誠的轉化成作品,因此格外有靈魂,而且觸動人心,不只在當時難能可貴,即使在今日亦是,然而這種生於混亂的生機,卻很少獲得正視和肯定。

仔細觀看這些畫中的風景、人物的姿態,還有籠罩在西畫或雕塑技法之外的東方意象,我好像明白了每一種視角的重要性,台灣人看到的台灣和台灣人看到的世界,價值上並不低於所謂的「正典」,正因為經過融合、經過痛苦的撕裂,台灣藝術和台灣文化提供的視角絕非一文不值,相反地,它反映出大時代的歷程,同時也保有更多層次討論空間。

在講座中另一個新得到的觀念是關於作品與論述。一件作品完成時,必須有足夠的論述撐起它的價值,我私自解讀為,唯有我們有足夠的聲量說明這些藝術品背後的意義,才能帶出創作品的價值,但是現在的我們,在文化不斷斷根的情況下,只能拼湊史料,努力找到適當的語言建立論述,試著歸還反映出於台灣(同時也反映出一個時代)的藝術創作立足的根基。

為什麼需要臺灣藝術史,或許最終是關於作為台灣人要怎麼看待自己的旅程。而這個問題一點也不遙遠,只要我們還必須與國際接軌,只要經濟和文化必須持續求進步,或是我們必須每天跟同樣為台灣人的人類相處,我們就無法逃離這個課題。

作者有意識的選擇了她認與台灣對話的創作者。這群創作者在文化交互反映之中挖掘、尋找自我,作為台灣人、被殖民者,那時藝術家要處理的認同問題並不雅於今日的我們,儘管本土文化教育已經推行多年,但是要累積足夠的能量重新撐起過去被污名化的、處決的文化並不是那麼容易,我認為「藝術家的一日廚房」就像是大眾對臺灣藝術史的敲門磚。


以下備註: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